軌道交通建設周期長,與市民日常生活、生產密切相關。昨天,記者從市政府法制辦獲悉,作為今年市政府規(guī)章新增項目,正在征求意見的《蘇州市軌道交通管理辦法(草案)》提到,城市軌道交通將設“保護區(qū)”,其中軌道交通過江河隧道結構邊線兩側100米、50米,將分別劃出“控保區(qū)”和“特別保護區(qū)”。
作為國內最長的湖底隧道,輕軌1號線穿越金雞湖底隧道今年三四月間已開始盾構。工程東起金雞湖東會展中心站、西至星港街站,左右線長4.7公里,其中穿越湖底的左右線長3.65公里。與此同時,輕軌2號線也將于年內正式開工,并計劃于2014年6月建成。據悉,作為新增政府規(guī)章,出臺這份草案的初衷,是為了規(guī)范城市軌道交通管理,保障其規(guī)劃建設順利進行及安全營運。
根據草案,除過湖隧道結構外,地下車站和隧道結構邊線兩側50米;地面車站、高架車站及線路軌道外邊線30米;出入口、風亭、車輛段、控制中心、變電站、集中供冷站等建(構)筑物結構外邊線外側各10米均劃為“控制保護區(qū)”。同時,地下工程(車站、隧道等)結構邊線外側6米;高架車站及高架線路工程結構水平投影外側3米;地面車站及地面線路路堤或路塹邊線外側3米;車輛基地用地范圍外側3米,劃為“特別保護區(qū)”。
在軌道交通控制保護區(qū)內施工作業(yè),必須考慮對軌道交通設施的影響。草案所列內容包括建造、拆卸建(構)筑物;從事地面堆卸載、基坑開挖、樁基礎施工等作業(yè);修建塘堰、開挖河道水渠、采石挖砂、打井取水;在附近敷設管線或設置跨線等架空作業(yè)等。記者獲悉,在特別保護區(qū)內,除必需的市政、園林、環(huán)衛(wèi)和人防工程,及已規(guī)劃批準的或對現(xiàn)行建筑進行改建、擴建并依法辦理行政許可手續(xù)的建設工程外,原則上不得施工作業(yè)。
記者了解到,未經管理單位同意,擅自進行項目建設的,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,并處以1萬元罰款。在特別保護區(qū)內作業(yè)的將責令停工,并處以3萬元罰款。草案還規(guī)定,雖經批準,但在施工過程中,未按經批準的施工方案實施的,或發(fā)生危及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行為,也將責令停工并整改。 |